秭归(秭归港到重庆滚装船票价格)
秭归县历史沿革
秭归县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,当时这里是归国所在地,后来成为夔子国。战国后期改称归乡,直至西汉时期(公元二年),秭归县正式设立。这个名字源于伟大的诗人屈原,县名来源于他的故事。
秭归,商朝时期为归国所在地,西周朝为夔子国,战国后期称归乡,汉朝置秭归县。 南北朝北周建德六年(577)置秭归郡,避郡县同名而改秭归为长宁县。隋开皇三年(583)罢天下诸郡,改长宁为秭归。唐武德二年(619)置归州,天宝元年(742)改置巴东郡,治秭归。乾元元年(758)复置归州。
秭归县辖乡,县脐橙基地之一。1955年设水田坝区,1958年改火箭公社,1961年复归水田坝区,1975年改水田坝公社,1986年设乡。位于县境北部,距县城9公里。面积224平方公里,人口4万。秭(归)水(田坝)公路穿乡而过。
旧为楚始封地,旧治高阳城。三国吴永安三年(260年)分秭归县之北界立兴山,因县治兴起于群山,故名兴山。南北朝周置长宁县(兴山,秭归皆隶长宁)。隋开皇元年(581)改长宁为秭归(兴山属秭归)。唐武德三年(620)分秭归置兴山。北宋熙宁五年(1072)省兴山入秭归。
秭归怎么读
秭归拼音:[zǐ guī]。秭归县,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,位于湖北省西部,长江西陵峡两岸,三峡工程大坝库首,东与夷陵区交界,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,西临巴东县,北接兴山县;秭归县国土面积2427平方公里。
秭归读作zǐ guī。秭归指的是秭归县,拼音为zǐ guī,隶属湖北省宜昌市。秭归县,位于湖北省西部,长江西陵峡两岸,三峡大坝库首。东与夷陵区交界,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,西临巴东县,北接兴山县,总面积2274平方公里。2021年,秭归县户籍总人口342万人。
“秭归县”读作[zǐ guī xiàn ]秭归县,位于湖北省西部,长江西陵峡两岸,三峡大坝库首。介于北纬30°38′~31°11′,东经110°18′~111°0′之间。
秭的读音:zǐ 汉字释义:古代数目名,一万亿。
湖北省秭归县属于哪个市
1、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区号是0717秭归县,隶属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,位于长江中上游,地处湖北省西部,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0°17′-111°15′,北纬30°05′-31°05′之间。它是中国著名的“屈原故里”,因屈原的《离骚》名篇而得名。秭归历史悠久,文化底蕴深厚,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。
2、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的电话区号是0717秭归县,位于中国湖北省西部,长江中上游的巴东三峡区域,隶属于宜昌市。它东临夷陵区,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南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,北抵神农架林区,是三峡库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秭归历史悠久,因屈原在此地创作了《离骚》而得名,被誉为“屈原故里,中国橘乡”。
3、湖北省的宜昌市下属有一个秭归县,其车牌号代码标识为鄂E。秭归县在行政级别上属于县级,人口大约为43万人,人口密度达到了174人/km,总面积约为2427平方公里,邮政编码为443000。
4、秭归。秭归县,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,位于湖北省西部,长江西陵峡两岸,三峡工程大坝库首,东与夷陵区交界,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接壤,西临巴东县,北接兴山县;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,山岗丘陵起伏,河谷纵横交错;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,气候温暖湿润,光照充足,雨量充沛,四季分明。
万能百科网版权声明: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!授权事宜、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