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利费计提比例(福利费计提比例最新规定)
行政单位福利费计提比例
法律分析:根据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关规定,行政单位应根据工资总额的5%(不含离退休费)计提福利费,一般要求先提后用、专设账户、专款专用。
法律分析:根据现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相关规定,行政单位应根据工资总额的5%(不含离退休费)计提福利费,一般要求先提后用、专设账户、专款专用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》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。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,报国务院备案。
据此计算,各单位统一按每人每月40元提取,以后根据工资水平提高的情况再作调整。在应提的福利费中,中央国家机关按每人每月10元留用,其余0.3元交由劳动人事部统一调剂使用;事业单位按40元标准提取的福利费,全部由各单位按规定使用。福利费年终如有节余,可以转入下年度继续使用。
应计福利费计提的比例是多少
1、法律主观:职工福利费指企业按照规定提取准备用于职工福利方面的资金,企业可以根据职工的 工资 总额的14%来计提职工福利费。 职工福利费会计分录:借:管理费用/销售费用/制造费用/生产成本--职工福利费(按人员所在部门入账)。贷:应付职工薪酬--职工福利费。
2、福利费计提比例是工资薪金总额的14%。企业提取工资总额的14%作为职工福利费,这部分费用用于以下几项:职工医药费;医护人员工资;医务经费。职工福利费支出在工资总额的14%以内的部分,可以在税前扣除。企业在操作时,应保证福利费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,并取得合法发票以便税务处理。
3、法律分析: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,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%的部分,准予扣除。法律依据:《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》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,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%的部分,准予扣除。
员工福利按多少比例计提
1、法律分析: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,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,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%的部分,准予扣除。因此,企业税前扣除时不是计提数而是实际发生的并且在14%范围之内的部分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》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,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%的部分,准予扣除。
2、法律分析: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,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%的部分,准予扣除。法律依据:《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》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,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%的部分,准予扣除。
3、福利费计提比例是工资薪金总额的14%。企业提取工资总额的14%作为职工福利费,这部分费用用于以下几项:职工医药费;医护人员工资;医务经费。职工福利费支出在工资总额的14%以内的部分,可以在税前扣除。企业在操作时,应保证福利费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,并取得合法发票以便税务处理。
4、职工福利费的计提比例,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,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%的部分,准予扣除。因此,企业税前扣除时不是计提数而是实际发生的并且在14%范围之内的部分。
万能百科网版权声明: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侵权必究!授权事宜、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,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,我们将尽快回复您,谢谢合作!